為什么孩子不想和你溝通?
之前我們做了一個調研,關于父母指導孩子數(shù)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。問卷調研中的第一名是:“孩子做題馬虎該怎么辦?”
確實,每次孩子考試回來反思的都不是會不會,爸爸媽媽看到的都是孩子的粗心、粗心和粗心。家長一看到數(shù)學試卷,孩子因為粗心問題本來可以考90分,最后只考了75分,內(nèi)心的火一下就上來了:
“你怎么又這么粗心!單位又沒有寫、計算又錯了、題目不看完就開始算。你有沒有長眼啊,說了幾遍了你怎么還是這么粗心啊?”
父母罵完一通之后,你覺得有用嗎?沒有用,下次孩子考試還是粗心馬虎,搞得父母都快崩潰了。我想這個場景不少父母都經(jīng)歷過或者看到過。
那么遇到孩子粗心的問題該怎么辦呢?今天這篇文章我給大家分享的全是有實操經(jīng)驗的干貨方法,我爭取用言簡意賅的語言給說透了,幫助各位父母輔導孩子數(shù)學不再粗心。
孩子常見的數(shù)學粗心表現(xiàn)
首先,要想克服孩子的粗心,咱們先要弄清楚孩子粗心有哪些表現(xiàn)。這里我概括總結了「孩子常見的數(shù)學粗心8大表現(xiàn)」:
1. 忘記寫名字
2. 題目不看完就開始寫
3. 看錯題意(例:6看成8, 小于看成大于,“從小到大”看成“從大到小”等)
4. 平常會,考試就不會
5. 教過了,還是錯
6. 做完不檢查
7. 漏字、漏行、沒看到(例:居然沒有看到背面還有題目)
8. 都算出來了,但居然寫錯了(例:521抄成了512)
怎么樣,以上8點,有哪幾點是你的孩子遇到的情況呢?你中了幾槍呢?歡迎在下方留言交流。
好,接下來咱們分析一下:孩子為什么會出現(xiàn)這8種粗心的表現(xiàn)呢?
孩子寫作業(yè)、考試粗心的三大原因
這里,我整理了孩子考試、寫作業(yè)粗心的3大原因。
1、壞習慣養(yǎng)成:不思考、不檢查、不認真
首先,不思考。你仔細觀察孩子平時寫數(shù)學作業(yè)的習慣,有沒有做題的時候不思考就開始寫。拿到題目“沖啊,趕緊寫,生怕自己落后了”。這種習慣反而讓孩子養(yǎng)成很急躁的心理。
其次,不檢查。為什么不檢查?因為檢查浪費時間。趕快寫完趕快交這樣才不落后。
最后,心態(tài)浮躁、不認真。很多做題馬虎的孩子在平時寫功課的時候就是隨隨便便,雖然在寫作業(yè),但寫作業(yè)并不是他的目標,而是寫完后的iPad或者是其他他想要玩的事情。
所以他就用很敷衍的態(tài)度去寫作業(yè),這樣的態(tài)度怎么能不粗心呢?對不對?所以結果就是,雖然寫完了數(shù)學作業(yè),但正確率很低,品質很差。日積月累,孩子就會養(yǎng)成粗心的習慣。
在我看來,在小學階段,孩子的成績代表的不是智力高低,而是學習態(tài)度和學習習慣。你同意嗎?
一旦孩子從小就養(yǎng)成了粗心大意的壞習慣,那父母以后可就辛苦了。就算你每天盯著孩子寫作業(yè),孩子也很難提升。為什么?
你想,孩子到了6年級、初中,你還都能盯得動嗎?你盯不動了,第一,他的數(shù)學作業(yè)你看不懂;第二,他的數(shù)學錯題你也不會教;第三,最重要的是他的壞習慣你也很難改過來啦。
所以,如果孩子從小的學習習慣不好,學習態(tài)度不好,之后父母后來就算吼出心臟病了,也是很難糾正。盯孩子學習吧,不知道從何下手,沒方法只會吼他;不盯吧,孩子又是一盤散沙。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。
所以,我再強調一次,孩子的成績代表的是學習態(tài)度和學習的習慣。孩子最好從一二年級的時候,就要建立他好的學習習慣。那孩子如果已經(jīng)五六年級了,該怎么補救呢?在文章的最后我再講給你聽。